• ceshi6
  • ceshi6
更多>>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民政局中华北路

联系人:白会长

联系电话:13503852828

电子邮箱:baijuyiwhy@126.com


白居易是皇帝亲封的诗仙

发布时间:2019/3/1 2:32:46 作者:洛阳 白坤堂

白居易是皇帝亲封的诗仙

洛阳白坤堂撰文

在***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一位生前就被“粉丝”尊为诗仙、逝世后又被当朝天子封为诗仙的人,这个人晚年在洛阳履道里生活了18年,逝世后葬在龙门香山琵琶峰,他就是白居易,就是与李白、杜甫一起被誉为唐代三大诗人的白居易。

三大诗人中,李白称之为诗仙,的诗飘逸奔放,夸张手法随处可见,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用夸张一点的语言来评价李白的诗:李白的诗已经脱离了地球引力,读起来让人飘飘欲仙。***个称李白为嫡仙的人是贺知章。据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前小序记载,李白初次来到京都长安,拜见诗坛名宿贺知章,将其诗作《蜀道难》奉上,贺知章读罢,惊讶不已,称李白为“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并邀请李白来酒店畅饮,因没带银钱就解下所佩带的金龟作为沽酒之资。杜甫把李白的“诗仙”雅号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写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神。”“狂客”指的是贺知章,其雅号为“四明狂客”。诗的前两句说的就是这个事。杜诗以纪实见称,足见“谪仙”之说当有其事,后世遂以“诗仙”称呼李白。

杜甫的诗文脚踏实地,结合时事,思想雄厚,境界广阔,把济世苍生作为自己的信条,孜孜不倦,终其一生。杜甫被人称为诗圣,这个概念是宋人提出来的,宋人说他是集之大成者,而集大成是古代儒家评价孔子的赞语,在儒家的术语中就是圣人,于是宋代***词人杨***就说杜甫是“圣于诗者”。明末清初叶燮《原诗》:“诗圣推杜甫”,于是杜甫“诗圣”的称号遂***终确立。

白居易很幸运,因为当朝皇帝唐宣宗李忱敬重他。

李忱是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年号“大中”,历史上称其***时期为大中之治,而李忱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李忱不仅治国有方,还工于诗文,据传他年轻时流落民间为僧避祸,与当时***的黄檗禅师合作一绝: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其中后两句便是李忱所吟,可见其文采之高,志向之大。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意思是不囿于小溪流水,要在大海里遨游显身。

李忱在公元846年称帝,号曰唐宣宗,但可惜在他刚刚即位五个月白居易就溘然长逝。哀痛悲怆之下,写了这首《吊白居易》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作为一国之君为一位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唐宣宗李忱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可见一斑,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的才能。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诗仙,是溢美之辞,是对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谁教冥路作诗仙一句是说,对于这位世间***的诗仙,你怎么就突然间走到冥路上去了呢?读到这里,读者似乎可以看到一位多情的皇帝,正眼含热泪,仰望长天,低声呼唤,令人感动。

  诗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无比惋惜之情。唉!浮云,造化也没有办法挽留住白乐天了,他永远地去了,我又有什么回天之力呢?只有扼腕长叹罢了。这里运用对仗和互文的修辞,将作者对白居易的浓浓思念之情凝聚在精练的语句中,情愫深,意韵长。

  接下来的颈联,借白居易的两篇代表作《长恨歌》与《琵琶行》来赞美他的艺术成就与巨大的影响力。童子解吟”“胡儿能唱蕴涵深意:其诗所知人多,所晓域广,通俗易懂,音韵和谐,圆润悦耳。作者没有直接说他的诗多么美、多么富有魅力,而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尾联则进一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器重、难以割舍和对白居易去世的无比悲怆之情。这是在颈联基础上的更进一步,文章已满行人耳,白居易的诗如风一般流行,与行人形影不离:你只要出行在外,就能听到吟诵白诗的声音。而作者听到吟诵之声,就会牵动起思念白居易的感情,内心充满无比悲伤与哀痛。

  全诗语言通俗凝练,感情真挚,既表现了对白居易仙逝的哀痛,又表现了对他诗歌的赞赏,同时突出了白诗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而且对白居易一生的总结非常到位,可以说是一首简略版的《白居易传》。

生前白居易的诗文如此高度得到人们的认可,除了与他贴近大众、通俗易懂的诗风有关外,还与他痴情于诗文的创作与吟唱关系极大。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作于元和十年(815)冬,时年白居易出任江州司马。《与元九书》是白居易写给挚友元稹的一封信,信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李在傍,无所措口。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何则?劳心灵,役声气,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非魔而何?偶同人当美景,或花时宴罢,或月夜酒酣,一咏一吟,不觉老之将***。虽骖鸾鹤、游蓬瀛者之适,无以加于此焉,又非仙而何?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今年春游长安城南的时候,我与元稹您在马***别吟咏新颖的短律作乐,,不掺杂别的体裁从皇子陂昭国里,在二十多里的路程上吟诗的声音一直不断即使樊宗宪、李景信在旁边,也没办法插嘴。了解我的把我看做诗仙,不了解我的把我看做诗魔。为什么呢?心灵劳苦,声气耗费,日以继夜,而不知辛苦,这不是魔又是什么?与志趣相同的人结伴,面对美景,有时是花开时节宴饮以后,有时是月夜之下酒喝得正畅快,吟咏诗句,彼此唱和,竟忘掉了老年将到,即使驾着鸾鹤,去游蓬莱瀛洲仙山,那种快乐也不会比这更高了。那不是仙又是什么?

这段话写出了白居易与元稹路上吟咏新艳小律到达了忘我的境界,尽情地享受着由此得到的神仙一般的快乐。

稍后在元和十一年到十三年间(816——818)白居易《山中独吟》诗同样表达了吟诗吟诵到忘我境界的情景: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诗里白居易说他遇到“美风景”或者“好亲故”就高声吟唱,那高兴劲儿“恍若与神遇”,仿佛进入仙境遇到了***一般。有时“新诗成”,就一个人跑到山中“***”,惹得“猿鸟”都来“窥觑”。

正因为白居易对诗歌的痴情,不论是“童子”和“胡儿”,也不论是走路的“行人”,众多的粉丝中知我者以诗仙”的绝不在少数。要没有了解他的粉丝称他为诗仙,白居易也不会说出知我者以诗仙”的话来。尤其白居易那时只有45岁,这样年轻就被粉丝称作诗仙堪称世上少有。唐宣宗称白居易为诗仙,既是对白居易作为大诗人的肯定,又有***做基础,反映了粉丝们的心声。

有人认为,人们往往把人去世婉称为仙逝,意为升仙去了,唐宣宗称白居易为诗仙是说白居易是已经去世的诗人。

可是自古以来去世的诗人除了白居易还有谁被皇帝称为“诗仙”泱泱五千年华夏历史,诗人之多如同夜空繁星数也数不清,白居易是身后被皇帝尊为诗仙的***人,名副其实的***。

泱泱五千年华夏历史,有哪一个皇帝把“诗仙”的称号赐予臣子?唯有唐宣宗李忱,开历史之先河。

白居易心为民所系,诗为民而歌,能获得“诗仙”之美誉,那是名归实***。

有人称白居易为“诗魔”,因为白居易写过《醉吟二首》,***首诗是这样:

两鬓千茎新似雪,十分一盏欲如泥。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诗魔发”,发,产生的意思;诗魔,写诗、吟诗的强烈兴致;诗魔发,指产生犹如入魔一般的强烈的诗兴。 “诗魔”还指酷爱做诗好像着了魔一般的人。本诗里“诗魔”指的是诗兴,不指着了魔的诗人。

前面提到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显然,如果称白居易为“诗魔”,那是对他不了解,称他为“诗仙”才是了解他。唐宣宗称他为“诗仙”,可见作为一朝天子的唐宣宗对白居易的深刻了解和认知。

虽然唐宣宗器重和喜爱白居易,皇封的诗仙称号含金量又***,因为白居易诗风与仙相去甚远,且李忱诗也流传不广,故而民间和文坛没有流传开诗仙之称,但唐宣宗封白居易为诗仙这件事一点也不含糊。

白居易一生为***二十任,历时四十年,居庙堂之高身在朝廷则直言进谏,处江湖之远为一地之***则造福一方,是封建社会里一位难得的贤***良吏。唐宣宗在诗里把白居易完完全全当作诗人来描述,既盛赞他的诗通俗易懂,又寄托对他逝去的惋惜和不舍,足见白居易当时的诗名远远高过他的***声,把诗仙之称赐予白居易也是情理使然。对于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而言,二位诗仙一诗圣,青莲香山杜少陵。

相关资料

被钦定的诗仙”——白居易

唐代是***古典诗歌登峰造极的时代,繁荣的王朝催生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客。李太白的诗飘逸洒脱,极富浪漫气息,同时代的贺知章看罢《蜀道难》,叹为观止,谓之谪仙人。后人亦称李白为诗仙,推崇备***。然而诗仙这一称号却并非是李白的专属,在他身后十年,又有一位诗仙横空出世,这便是唐代另一伟大诗人白居易.

熟悉唐诗的人可能知道,白居易流传较广的称号是诗魔,这诗仙又从何谈起呢?给予这一评价的不是别人,却是唐帝国的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李忱对白居易十分欣赏器重,即位后欲任命其为宰相。然而下诏之时,白居易已经去世。李忱悲伤不已,遂写下一首七言诗《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应当说,不论是于才情还是于政绩,白居易都不负唐宣宗的盛赞。他不只是诗人,还是沉稳干练的***家。白居易出身小***僚家庭,自幼手不释卷,聪颖过人。据说他年轻时初到都城长安,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谒当时的文坛***顾况。顾况见他名为居易,笑道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说长安物价高,想要在这居住恐怕不大容易。然而当顾况翻开白居易的作品时,立刻被这位年轻人的文采震惊了,连声赞叹得道个语,居亦易矣!从此,白居易的名声传播了开来。二十五岁时,他被授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后来因遭人诽谤贬为江州司马,***的《琵琶行》便是写于江州。

唐穆宗即位后,将白居易召回朝廷,先后任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在长安,白居易眼见朝政日渐腐朽,穆宗不听劝谏,便主动请求外放做***。不久后,他如愿以偿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任内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解决了大片田地的灌溉问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后来白居易又转任苏州刺史,在城内为便利水陆交通而开凿了山塘河,并于河水北岸修建道路,此即为***的七里山塘,到今天已成为姑苏的一大名胜。

827年,白居易回到长安任秘书监,后转刑部侍郎。过了几年又到洛阳做***,******太子少傅,封冯翊县侯,***以刑部尚书致仕,846年病死于洛阳。

白居易不光有诗人的才情,更胸怀天下,心系苍生黎民。处朝堂之上则直言进谏,为一地之***则造福一方。这样的一位诗仙,怪不得连天子都要为他痛哭流涕了。

诗圣杜甫

  杜甫博得“诗圣”这顶桂冠是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过程的。
  杜甫诗歌在有生之年是未曾被世人重视的。在他生活的几十年间,先后有四种唐诗选本问世,却连一首都没被入选。杜甫曾写诗赞美过当时的名家如李白、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人的诗艺,也没有得到反馈的佳音。
  杜甫去世八十多年以后,他的诗名才被中唐诗人韩愈、白居易、元稹等推崇,“李杜”并提成为时尚。中唐诗人能够发现杜甫,是与这个时代的***情况和审美思潮有紧密关系的。安史之乱以及其后唐与吐蕃的战争、***阀之间的争斗,严重地动摇了唐王朝的***经济基础,诗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盛唐时代的理想***、浪漫情怀消失了,诗人们的双脚从云端落实到地面,写实***的诗歌风气开始盛行。
  而杜甫正是写实***的开山***,再加上杜诗在若干方面具有开辟诗歌新天地的意义,于是杜甫才取得了诗坛上的重要地位,但此时尚未给杜甫以“诗圣”的桂冠。
  杜甫被看成诗国圣人,是在两宋时期。***把杜甫与孔子作出比较的是北宋人秦观,他在《韩愈论》中说:“子美之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谓集大成。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欤!”这段话里把孔子、杜甫并提,说两人都具有“集大成”的地位,虽未明白说出杜甫是诗圣,但诗圣的意思已隐约可见。
  秦观之后,用“集大成”来评价杜甫的人接踵而来,例如,陈师道说:“苏子瞻云:‘子美之诗,退之之文,鲁公之书,皆集大成者也。’”(《后山诗话》)严羽说:“少陵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沧浪诗话》)南宋杨***则直接称杜甫为“圣于诗者”(《江西宗派诗序》)。杜甫在两宋时期获得诗国圣者的尊号,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但是,明确取用“诗圣”二字来美誉杜甫,却是在明代。明代***诗人、学者杨慎在《词品•序》中***拈出这个词语来称呼杜甫。此后,“诗圣”这顶桂冠便牢牢地戴在杜甫头上,直到今天。从“集大成”到“诗之圣者”再到“诗圣”,经历了六百年而***终***敲定。
  何谓“圣”?道德修养***者称为圣,精通一事者也称为圣,如唐代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汉代草书家张芝、唐代草书家张旭被称为“草圣”,这都是因为他们有一技称绝而得名。杜甫被称为“诗圣”,其内涵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他的***人格、醇厚的***风范;一是指他精深的诗歌造诣、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听见·白居易】第一集:一代诗王白居易
下一条:纪念白居易诞辰1247周年仪式暨2019年新郑·白居易故里诗歌文化季开幕式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