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shi6
  • ceshi6
更多>>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民政局中华北路

联系人:白会长

联系电话:13503852828

电子邮箱:baijuyiwhy@126.com


读书学史(环球白氏)

发布时间:2021/7/12 16:28:03

粉丝东坡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其他诗人不一样的是,他生前就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在众多粉丝中,当推一位名叫葛清的粉丝,他对白居易的顶礼膜拜近乎***。据晚唐小说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载,葛清自头颈以下刺遍了白居易的诗歌,背部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并配上了画图,连手指上也刻着白居易的诗句,可谓“体无完肤”。

白居易一生怀揣兼济之志,在朝廷实现不了,就自求外任,到地方上去任职,利用地方大员这个平台,努力兼济一方百姓。在忠州刺史任上,白居易带领百姓植树造林绿化东坡,就是兼济一方百姓的具体行动。白居易关于东坡做过四首诗,《东坡种花》两首,《步东坡》《别东坡花树》各一首,拿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春向木,树木今如何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等诗句说的就是绿化东坡这件事。

苏轼,字子瞻,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公元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是***文学史上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21岁时弟弟苏辙一同进京考试,一路通过礼部考试与殿试,获进士及第。宋仁宗在殿试苏氏兄弟后,高兴地对高皇后说他为大宋王朝找到了两个宰相人材。可惜的是苏轼虽有宰相之才,却无首辅之运,虽才高八斗,却总不得重用,或因做诗不慎,或因出言直率,一再被政敌抓住把柄,害得他在将近40年的***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

苏轼号东坡居士,“东坡”这个号与白居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才有了“东坡”这个号。

“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年)从事改制。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上言,极论新法的弊端。苏轼的议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书***苏轼。苏轼感到在都城的日子不好过,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到达湖州。三个月后的七月的***,朝廷御史台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御史李定、何正臣、舒亶等人以苏轼的《杭州纪事诗》为证据,说他“玩弄朝廷,讥嘲国家大事”,更从他的其它诗文中挖出一句二句,断章取义的给予定罪,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苏轼本意是说自己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他们却指他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吏;又如“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说他是指责兴修水利的这个措施不对,其实苏轼自己在徐州任职时(1077)也兴修水利工程,怎会认为那是错的呢?又如“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总结一句话,是认定他讥讽皇上和宰相,罪大恶极,要判处死刑。但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钦定不得处死大臣,苏轼这才捡了一条命。经过五个多月的审讯,终于给苏轼定了个讥讽政事的罪名贬******黄州了事。

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他们包括御史中丞李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台的见习史***)舒亶、何正臣等,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共同的经历和遭遇使他对白居易有了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极力效仿白居易。正如洪迈在《容斋随笔》所言苏公在黄,正与白公忠州相似。《二老堂诗话》载: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王直方诗话》亦载:东坡平日***乐天为人,故有诗云:我甚是乐天,但无素与蛮。又: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又: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又: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可见白居易对他影响极深。

苏东坡在黄州,俸禄减了一半,而家中人口又多,生活过得很拮据,不得不把每月的四千五百钱,分为三十份,每份用麻绳穿起来挂在梁上,每天早上用画叉取一串钱下来交给妻子王闰之安排一日三餐。这时,苏轼的故友马梦得(字正卿)从扬州来看望苏轼,目睹如此之的生活,便找到昔日的同窗、黄州太守徐君猷,求他将临臬亭下过去驻兵的数十亩荒地拨给苏轼开垦耕种,以解决吃饭问题。徐太守欣然应允,苏轼十分感激,给马正卿写了一首诗,以示谢意:马生本穷士,从我二十年。日夜望我贵,求分买山钱。我今反累生,借耕辍兹田。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可怜马生痴,***今夸我贤。众笑终不悔,施一当获千。

鉴于一向敬慕白居易,苏轼决定将这块地命名为“东坡”,自己也以“东坡居士”为号,从此,苏东坡就成为了比苏轼响亮得多的名号。

元丰八年(1085),苏轼出任杭州知州,仿效白居易在疏浚西湖的同时,用挖出来的葑土淤泥筑成一条长堤,以沟通西湖南北。从此“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杭州百姓为纪念苏轼的功德,将这条长堤称为“苏堤”,“苏堤春晓”***今仍是西湖胜景之一。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里,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苏堤春晓"景观是指寒冬过后,苏堤报春的美妙景色。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白居易文化诗友会《诗词创作汇篇》第一期
下一条:读书学史(环球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