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shi6
  • ceshi6
更多>>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民政局中华北路

联系人:白会长

联系电话:13503852828

电子邮箱:baijuyiwhy@126.com


【走进企业宣传学习白居易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2/5/19 18:39:47 作者:环球白氏

走进企业宣传学习

白居易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的精神!

2022年5月17日,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万山湖工业园区,义煤集团新义煤业有限公司,开展矿业六种能力提升会议暨白居易专题讲座***。      新义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治元、副***杨晓东、副总经理陈群宾、工会***郭超、党群科科长李晓燕等五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宣讲会议。

洛阳市白居易研究会顾问、河南省白居易故里研究会副会长、***组副组长白坤堂,洛阳市白居易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白江永,分别做了专题宣讲。走进企业弘扬白居易文化,宣传学习他精益求精、不断进步的精神,促进人们在工作和事业中再创新高!                                      白居易:人民诗人,贤***良史!






01




主讲人   白坤堂老校长的宣讲稿

图片

宣讲人简介:

白坤堂,1941年出生于河南洛阳,白居易的52代孙,1941年出生在洛阳市郊一户农民家庭,20岁到60岁的40年间,工作在教育战线。2001年退休后致力于白居易研究,先后有《解读白居易》等多部著作问世。现任洛阳市白居易研究会顾问、 河南省白居易故里研究会副会长、***组副组长。本人愿与在座的各位女士和先生相互切磋、交流共勉,为弘扬包括白居易精神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一同努力奋进。


宣讲稿正文内容:

先讲一则与白居易有关的小故事:

白居易32岁刚刚进入***场,有一次去安徽溧水看望在那里担任县令的堂叔白季康,叔侄间有一段堪称经典的对话:

居易问:“何为***?”季康答:“勤者廉者心有天下百姓者为***。”

居易再问:“***为何?”季康再答:“为***当以天下苍生安享太平为己任。”

这段简短的对话说的就是为***之道:什么人才可以做***?只有心怀天下百姓的人才可以做***;做***是干什么的?做***就要让天下百姓安享太平,过上好日子。

面对为***之道这样的大题目,白居易能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下面,我们将从白居易的人生谈起,从他的人生中寻找答案——

白居易济世为民的人生以及现实意义

一、白居易济世为民的人生

公元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新郑东郭宅,就是今天新郑市城关镇东郭寺村,他的家就在今天的东郭寺小学院内。

公元846年八月卒于洛阳,葬于龙门香山琵琶峰。1961年***公布白居易墓为全国***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洛阳市***拨巨款修建了这座纪念性园林建筑,占地44亩,定名白园,以纪念人民诗人、贤***良吏白居易。

白居易生长在儒家世家,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他天资聪颖,尤能苦节读书,以***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二十九岁那年高中进士,是同时上榜的十七人中***年轻的一位。三十二岁时,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被授予校书郎,从此进入了仕途,一直到七十岁从太子少傅的***位上退下来。

早期,也就是37岁到39岁这几年,白居易出任左拾遗。拾遗的意思是把皇帝遗忘的东西拾起来,免得因遗忘而做错了事。拾遗是谏***,谏***是专司谏诤(直言规劝,使其改正过错)之职的,设立谏***的目的,就是让他讲话,所以谏***是言者无罪的,讲错了也不要紧,所谓谏言不咎,谏***不罪。在这期间,白居易很好地履行了谏***的职责,做到了直言无忌、敢作敢当,其慷慨凛然的正义之举闻名朝野上下。举几个例子:

(一)与强藩进行坚决斗争

唐宪宗宠信强藩,白居易与这些强藩曾进行过多次坚决的斗争。

元和三年(808)九月,时任淮南节度使的王锷来朝讨封,想攫取宰相大位,为此给唐宪宗进封了大量钱物,还贿赂拉拢权贵为其呐喊。唐宪宗收受了王锷的钱物,打算让王锷当宰相。白居易在《论王锷欲除***事宜状》中毫不客气指出:昨天刚任命了裴均为相,朝廷内外***今还议论纷纷,如果今天再任命王锷为相,恐怕象王锷这样的人都会野心膨胀。如果皇上都满足这些人的***,野心得逞,那国家的法律和典章制度岂不成了一纸空文?这样下去,四方的节度使都效仿王锷,都去拼命搜刮民脂民***,势必会造成天下大乱。白居易强烈要求唐宪宗千万不能让王锷当宰相,王锷的宰相梦就此破灭。  

(二)敢与皇帝争辩

元和四年(809)唐宪宗任命宦***头目吐突承璀为招讨使***王承宗,白居易极力反对。然而,唐宪宗执意不听,反欲加害白居易:“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理于朕,朕实难耐!”意思是说,白居易是朕提拔的,却与朕唱对台戏,这让朕怎么受得了?幸亏李绛说情,说白居易这样做是“酬陛下特力拔擢耳”,是感谢陛下的大力重用提拔,是对陛下的忠诚,“非轻言也”,白居易这才逃过了一场祸灾。

(三)奏阌乡县禁囚状,为百姓鸣冤

元和四年(809)白居易针对当时贫民因欠***债被囚***死不放、甚***父死子代的残酷刑狱制度而上《奏阌乡县禁囚状》。阌乡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城池,1954年撤销建制,后与灵宝合并。它南依秦岭,东靠函谷关,西连潼关,是古时兵家必争之地。当年阌乡等县狱中“有囚数十人”被长期关押,他们的妻儿不得不“乞于道路”,为他们乞讨“狱粮”。这些囚徒中,有“身禁多年,妻已改嫁者”;也有“身死狱中,取其男收禁者”。面对这样惨无人道的制度,白居易愤怒谴责道:“自古罪人,未闻此苦”。他恳求皇帝赦免这些可怜的囚徒。白居易此状揭露的问题,不仅揭露了当时刑狱制度的残暴,更触及到剥削制度惨无人道的本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白居易的人道***精神。

白居易自元和三年(808)四月二十八日任左拾遗,到元和五年(810)五月五日改***京兆府户曹参***,只有短短两年时间,白居易尽职尽责真真切切地做到了“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他屡陈时政,抨击***,为国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充分表现了白居易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除了撰写奏章屡陈时政、抨击***外,诗歌是白居易兼济天下的另一种手段。以《秦中吟》和《新乐府》为代表的讽谕诗直刺现实弊端,申诉百姓苦难,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讽谕是诗的一种表现方法。讽谕指对不合理的事物不正面直言,而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希望***者闻而知改。白居易把这种表现手法专用於诗,把自己所写的有讽谏意义的诗称为讽谕诗,使讽谕由一种表现方法而发展成为一种诗体,对后来创作影响较大。

白居易的所作所为触动了当权者的利益,他们视白居易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元和十年(815)六月终于借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头子派人杀害为口实,以“僭越言事”的“罪名”,把白居易逐出了京都长安,贬到江州出任司马。

江州贬谪是白居易一生遭遇到的***一次打击。白居易***可贵的地方在于,永远不离不弃为兼济而奋斗。江州之后,白居易先后出任忠州、杭州和苏州刺史,以搞民生工程为***要务,努力纾解百姓困苦,靠造福一方百姓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兼济理想和抱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兼济方式由兼济天下向兼济地方的转移。白居易在江州生活了三年多,可以看作是白居易由兼济天下向造福一方的过渡阶段,也是重新积蓄力量、待机“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期。

公元818年12月,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为忠州刺史,在忠州废除苛捐杂税,鼓励开荒种粮,重视文化教育,发展蚕桑农业,尤其把改变忠州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作为工作重心,采取的办法是植树造林绿化东坡。为此不仅自掏腰包买树苗栽种,而且亲力为之,很快忠州就呈现出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元和十五年(820)夏,白居易由忠州调回京都长安,仅两年时间就从一个贬***迅速擢升到朝中重臣,当上中书舍人。当中书舍人是多少***员的梦想,它离宰相高位仅有一步的距离,实际上开始了白居易入仕以来继37岁出任左拾遗后的***个辉煌阶段。然而,长庆二年(822)七月,即返京任职两年后,白居易便做出了出人意料的重磅决定-----放弃***厚禄,辞去中书舍人,自请外任杭州刺史。

白居易为什么这样做?有人会说白居易这个决定是不是心血来潮?当然不是,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白居易心里明白,居庙堂之高,但“高处不胜寒”,皇帝穆宗不信任自己,许多很好地意见或建议不被采纳,那里已经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地方;相对于京都,在外地虽处江湖之远,却离百姓们近了,便于为百姓谋利益。尤其在忠州刺史任上,短短十七个月,白居易就已经把植树的经验运用到“养民”上来,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他自求外任的勇气,壮了他自求外任的胆量。

在杭州,白居易工作重心是解决钱塘湖(西湖)蓄水灌溉问题,采取的办法是加高捍湖大堤数尺,保证钱塘湖雨季能蓄住水,旱季有水可用。白居易加高的这段湖堤在钱塘湖(西湖)的东北方向,它一头在少年宫附近,另一头距离断桥不远。杭州百姓为纪念白居易把这段湖堤称作白公堤,但不是今天在西湖看到的白堤。白堤原名“白沙堤”,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度接近2里。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白居易,称为白堤。

随着杭州城区的发展,白公堤早已成为杭州市区路面的一部分。

宝历元年(825)三月四日白居易被任命为苏州刺史,五月五日到达苏州,***年宝历二年(826)九月初离任,前后共计十六个月,而实际有效工作时间(扣除伤足与眼疾)只有十二个月。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宝历二年二月末,白居易骑马巡视郡务不慎落马伤足,休养一个月。五月末又因眼疾请百日长假,九月初百日假满。唐制,***员只要请过百日长假,不论任期是否到期,一律按任满处理,这样白居易的苏州刺史任期就匆匆忙忙结束了。在苏州,白居易工作时间***短,但也做出了不小成绩,工作重心则是修复山塘部分水毁路段,重开山寺路,恢复苏州城通往名胜虎丘的陆上交通。

三郡刺史任上,白居易十分关注民生,搞的都是挂在百姓心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亟待解决的民生工程。排民忧解民难的举措赢得了民心,彰显了白居易的***声和人品。

离任杭州时“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离任苏州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离任忠州八百多年之后,忠州人民为他建造了一座纪念祠堂,今天忠州的“白公祠”就是在  原址复建的。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广大百姓对白居易转变兼济方式造福一方的肯定、赞许与认可。尤其白公祠大门上的对联:遗泽被山川万民长忆贤刺史;宏篇映日月百世同仰大诗人,更是道出了亿万百姓的心声。白居易在三郡刺史任上的作为告诉我们,为***之道白居易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难怪有人说:“当***如若白居易,天下百姓皆乐天。”这话说得虽然大了点,但白居易为民谋利、百姓拥戴白居易是实实在在毋容置疑的。

白居易五十八岁开始长住洛阳,逐渐进入了晚年,但对百姓的牵挂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六十岁那年,正在河南尹任上作有《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诗,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河南尹任上的白居易心里面想到的是干农桑活的人们的痛苦,耳朵听到的是身处饥寒交迫之中的百姓们的呻吟声。在白居易看来,众多的百姓无法摆脱寒冷的折磨,自己一个人穿得再暖和有什么意义?在这里,白居易把自己和全洛阳城的老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全洛阳城的老百姓共命运,充分表现出他对广大洛阳城贫苦百姓那种深骨入髓的牵挂。

我们更不能忘记白居易在他病逝的前两年,已经到了垂垂暮年、即将走完他的人生之路的当口,他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老百姓,开凿龙门八节石滩足以印证他的心迹。龙门南的八节石滩、九峭石,自古以来就是险隘之处,经过此地的船筏,往往搁浅甚***倾覆,造成财产损失,危及船工生命。白居易心里始终牵挂着这件事,致仕后没有了公权力,就拿出自家财产疏浚八节滩,终于使险路变成通津。如此善举和壮举,在唐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没有***个人做得出来,就是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做得出这样善举壮举的又有几人?尤其《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二首》诗里那句“我身虽殁心长在,闇施慈悲与后人”更是感人肺腑,催人下泪:“我身虽殁”了,但心还“长在”,仍然与百姓在一起。这种生为百姓献身、死为百姓献心的***死不渝的为民思想已经达到了别人难以达到的高度。

白居易四十载***场生涯,做***他关注民生;六十年缀玉联珠,吟诗他代言民声,不论做***事为民做,还是写诗诗为民歌,都不离一个“民”字。济世为民情怀占据了他的整个人生,深深地根植在他的心中,他的人生就是济世为民的人生。

二、白居易济世为民人生的现实意义

回望白居易的人生,毫无疑问,“济世为民”这四个字今天依旧熠熠生辉,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曾经多次问过自己:“白居易是离我们一千多年的古人,今天我们仍要提及他,这是为什么?”从研究白居易的人生里我才有了清晰的认知,原因就是白居易济世为民情怀放在今天也不过时。把白居易七十五年的峥嵘岁月展开来看,以贬谪江州为界,之前,兼济天下;之后,造福一方。不论兼济天下或造福一方,涉及的对象都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已经成为他一生不离不弃的牵挂。如果细分白居易的人生,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是三十二岁之前,是少年、青年阶段,其思想是学而优则仕考取功名思想。***阶段从三十二岁担任校书郎踏进***场起到五十八岁辞掉刑部侍郎职务止,是青年、中年时期,其思想是由“兼济天下”逐渐转向“兼济”与“独善”相兼顾。第三阶段从五十八岁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起到七十五岁谢世,其思想是知足保和为主,但兼济之志犹存,并没泯灭。白居易由青年及中年再到老年,无论外部环境和处境如何变化,都动摇不了他为民的信念与意志,都改变不了他那颗爱民之心。白居易这种始终如一的为民信念和穷达不二的爱民真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济世为民情怀,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珍惜。

回望***的历史,这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 浴血奋斗、从夺取江山到保卫江山、 建设江山的历史。

而白居易展现出的济世为民情怀与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多么的契合!白居易的济世为民情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前进的方向相一致。我们现在研究古人干什么?就是要古为今用,把***民族***传统文化拿来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为时代进步服务。今天提及白居易,研究白居易,就是让这位历史人物活起来并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从他的身上汲取我们需要的养分。

济世为民是白居易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一以贯之的坚守。而这种追求与坚守所展现出来的品德与情操正是今天的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讲白居易的原因所在。

如何从白居易人生里汲取我们需要的养分,做到古为今用?我有两点思考:

***点, 思考白居易的人生,会令人感悟到,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是由他对待人民的态度决定的。

让我们把目光转到洛阳白园里白居易的墓前,他的墓前并没有为其***的功德碑,可千百年来老百姓还记着他,这里面***根本的原因就是:这石碑那石碑,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口碑出自老百姓的内心,屹立在老百姓的心中,狂风吹不倒,岁月蚀不坏,再强的强人抢不去,再多的银两买不来。不论何朝,不管哪代,谁的心里有老百姓,老百姓就会永远记着他。这是一条铁律,过去是这样,今天是这样,今后肯定也是这样。自己说自己好,那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老百姓说你好才是真的好。从白居易人生里汲取我们需要的养分,做到古为今用,就要时时刻刻像白居易那样,把百姓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因为心有民众这是为政者的***道。

白居易始任杭州刺史时,决定修筑湖堤,兴利除害,当这位一心为民的刺史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却遇到了来自地方***吏的重重阻力。他们先是提出如果放湖水入田,则“鱼龙无所托”、“菱茭失其利”。为此白居易以百姓利益为重,针锋相对地据理反驳,他认为湖中水族跟杭州百姓相比,水族远没有杭州百姓重要;茭白、莲藕跟稻米相比,能饱肚子的只有稻米,填饱肚子是百姓的***需要。那些地方***吏一计不成便把***抬了出来,说什么白居易这样做会得罪***,与其不利。白居易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管对自己利或不利,只要对百姓有利就坚定不移地去干,捍湖大堤修成了,为杭州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唯留一湖水,欲如度凶年。”

***点,做到古为今用,就要了解白居易一以贯之的济世为民情怀是如何形成的?客观方面讲是家庭环境的影响,但家庭环境毕竟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内因是决定因素。这个内因就是白居易主观方面能把“独善其身”发挥到***。这里讲的“独善其身”是在坚持济世为民情怀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为实现自己的兼济抱负***保障,这从他的清廉为***与自省自惭方面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白居易为***清廉突出表现在“诗说俸禄”方面。白居易采用诗歌的形式主动将自己的俸禄公之于众,这在我国历史上是极其少有的。在唐代,公布财产还不是做***的必备条件,有人做过统计,《全唐诗》中,涉及俸禄的有114处,其中40处来自白居易,一个人占了三分之一还要多。在我国历史上,虽然各级***员千千万万,可是很少有人能像白居易那样,通过自己的诗文真真切切地将自己的实际俸禄说得明明白白,让后来人了解得清清楚楚。白居易主动诗晒俸禄的背后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白无瑕的人品。白居易以诗述薪,不但表明了他的源清流净、竭诚尽节,而且也为后世***员励志砺行、廉洁从政树立了榜样。可以推想,一个***岂敢自曝***俸?他不敢,因为他心里有***!

自省自惭是一种心理***,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一个人自省自惭一次、两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是这样。白居易一生做***四十年,自省自惭始终伴随之,像白居易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当年,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从不向民间索取任何名贵物品,但有一件事却让他羞愧万分,为此,他还自省地写了一首被后人称作是“检讨”的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白居易就为这区区的“两片石”,却觉得伤了自己的“清白”。在时人看来,“两片石”不足挂齿,要说为此而作“检讨”,更让人不可思议。然而,白居易却很在乎,把“两片石”看得很重。在对待取“两片石”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他是“放大”了看的。他认为:“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如果今天去“两片石”,日复一日,明日又何以不会伸手去贪污“千金”?白居易认为,从本质上说,取“两片石”与贪污“千金”相比没有多少区别。他的这种自省自惭为后人在正确对待小事小节问题上保持慎微作出了榜样,这或许这就是白居易为***清廉的一大秘诀吧。

自省与惭愧往往相伴而生,自省是惭愧的结果,惭愧是自省的前提。一个人有惭愧之心才能有自省的行为;不肯惭愧何来自省?儒家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自省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子是自省的忠实践行者,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白居易自小接受儒***育,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自然谙熟儒家的那一套学说,因而在后来***场上能自觉把自省这种儒家用来进行道德修养的方式贯穿于日常言行之中,时刻检讨自己,剖析自己,反思自己,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与先贤的教诲相对照,以自己的“初心”为标杆,如有不足,便生惭愧。久而久之,自省就成了白居易的“必修课”,成为固化的心里***和实践行为,所以他的诗文中,“惭”、“愧”和“惭愧”的出现频率就高。

白居易之所以常常自省自惭,并不是他做错了什么事***到心里淘愧,而是觉得自己得到的多付出的少,心里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恰恰就是激励自己不忘自己的“初心”、永远前进在路上的强大动力。自省自惭是为***者从政的高境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岗位有不同,但是——

如果我们能从白居易的济世为民人生中得到启发,不忘初心,时刻把百姓冷暖牢记在心,尽***努力为民担当,为民谋福,您为人民付出了,人民就会记住您。

如果我们能从白居易的济世为民人生中得到启发,不忘初心,时常从自省自惭中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共和国的历史上就一定会留下您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时,2050年,***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完成之时,在座的各位回首自己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日日夜夜,您就会问心无愧地说:“我对得起这个伟大的时代!”

到那时,2050年,***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完成之时,在座的各位回首自己曾经为之奋斗过的日日夜夜,您就有可能成为******1939年12月21日在***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里高度赞扬的“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谢谢大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宣讲人    白江永的宣讲稿

图片

宣讲人简介:

白江永,祖籍洛阳市宜阳县石陵乡,白居易五十四代孙,擅长诗词创作,水墨写意国画,洛阳白居易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宜阳香山白氏家谱》主编。


宣讲稿正文内容:

白居易诗词里的故事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白温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降生了。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是***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拒不完全统计白居易一生写的诗词、文章有3800余篇***,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他的诗在***、***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王”和“皇封诗仙”之称。******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称“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75岁,葬于洛阳香山。

他去世后,唐宣宗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今天我和各位分享的白居易诗词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更不是《忆江南》、《问刘十九》、《钱塘湖春行》等等,而是两则很有现实意义的诗词故事。

一、雁塔题名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少年。”这是一残句诗,是白居易在进士中第后在慈恩寺***塔题的。

西安大慈恩寺是***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寺院落成不久,玄奘法师奉敕由弘福移居此寺为上座并主持翻经院,翻译佛经。唐高宗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奏请于寺内建贮存佛经的***塔。

雁塔题名这种风俗起初出现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致之所***,将名字题在***塔壁。其他进士从此纷纷仿效,进而被***推崇,演绎为“雁塔题名”。

***的科举制度在唐代趋于完善,这是朝廷选***用贤的主要途径,所以科举得中不仅是文人学子十年寒窗呕心沥血奋斗的目标,也为整个社***推崇。据《唐摭言》等***载,会试之后发布进士录取结果,乃是朝廷大典,京城盛事和金榜题名者的盛大节日,长安会举办一系列隆重的庆祝***:

登榜者于放榜翌日先集体赴曲江杏园,推举两名年少英俊者作“探花使者”,乘马遍访城中名园,采回各色名贵之花供大家玩赏。慈恩寺牡丹为长安一绝,是“使者”的***对象。而后,在曲江大摆宴席聚餐,此所谓“曲江会”,一名“杏花宴”。其时,曲江岸“行市罗列,长安几于半空”。宴罢,往往会泛舟曲江,消遣游乐。时在阳春,春风骀荡,春花绽放,苦读多年的士子们逸兴遄飞,“曲江赴宴”和“雁塔题名”成为当时士子炫耀功名之莫上荣光。名雁塔在当时被誉为“天地间***流人***等事也”。漫步慈恩寺内,望宝塔更觉意气昂扬,推举善书者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在塔壁上,以后如果有人晋升为卿相,还要把姓名改为朱笔书写。其意大约是取“与雁塔并高”、“与雁塔同永”吧,这便是“雁塔题名”的典故。想当年,新科进士题名时,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白居易试《性习相近远赋》、《玉水记方流诗》、策五道,以第四名及第,白居易来了,手持纸扇轻摇,29岁的他高中进士,自然洋洋自得,便在塔里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少年”的诗句;白发苍苍的刘沧(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也来了,他踌躇满志写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的诗句,他竟把雁塔题名与登仙相提并论了。到了后来,***塔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

题名者大概想名留青史,可惜事与愿违。到了北宋神宗年间,***塔发生一场火灾,塔内楼梯全部烧毁,这些唐代进士的题壁也因之消失。许多题名者,历史并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是记下了被***誉为“人民诗人”的白居易。

青灯黄卷***中,暮鼓晨钟小憩时。看着眼前一片人间烟火的繁华和喧嚣,再看看墙上的题名,不由感慨万千。在名利的***下,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守得住初心!

二、《策林》

序:元和初,予罢校书郎,与元微之将应制举,退居于上都华阳观,闭户累月,揣摩当代之事,构成策目七十五门。及微之首登科,予次焉。凡所应对者,百不用其一二。其余自以精力所致,不能弃捐,次而集之,分为四卷,命曰《策林》云耳。

中唐时期考中进士之后还不能直接做***,得参加皇帝直接选试(殿选)或皇帝命人选试的“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大试,考中者破格任用。

白居易的《策林》是一本时事论文集。是永贞事变(永贞革新)后白居易和元稹在长安华阳观为参加殿试进行复习准备的“作业”。他共准备了“时事”论文七十五篇,后来编成一本《策林》。

制举属于殿选之试,是皇上下诏或者亲自主持的选拔人才的特殊考试,所试内容主要是结合国况世情的“策论”,考核应试者的政见与才能。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制举胜出,美***特授,行文制策高峻突出者,更无秩序拘束。因而士人们无不精心揣摩时事,朝也孜孜,夜也矻矻,搜求激切辞,意在求高等。

白居易总愿意跟元稹在一处,交换人生况味。元白二人自然对制试极为看重,闭户累月,潜心结撰策论,字斟句酌,每人百有余篇。白居易独自拟作,以自砺自试,将自己的策文七十五篇,目编为四卷,名曰《策林》。在《策林》中,白居易陈述了自己“酌人言、察人情,而后行为致”的***主张,于***、经济、***事、外交、刑法、吏治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春四月 (公元806年),宪宗诏命右补阙韦贯之中书舍人张弘靖为主考,举行“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大试。

这年的大试,试题问道:“自兵宿中原,生人困竭,农战非古,衣食罕储,念兹疲甿,远乖富庶,督耕植之业,而人无恋本之心;峻榷酤之科,而下有重敛之困。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由于准备充分,对于这个试题,白居易胸有成竹,侃侃而论:“民生饥贫是由于赋税过重,赋税过重是由于连年征战,而连年征战是由于边祸不断,边祸不断的原因是朝政的荒颓。要改善现状,必须惩治***污吏,清肃政局,同时减免苛税,使庶民安居乐业,这样社稷才能平定,朝廷才能由衰转盛……。”

不久后的一个吉日,红榜放出。元稹考得甲等,授***左拾遗,白居易入选乙等。白居易及进士第,时年二十九岁;及“书判拔萃科”第,时年三十二岁,任秘书省校书郎;及“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时年三十五岁,任周***县尉。
《策林》句句感悟透彻,字字深入人心:

《策林一》:备之以储蓄,虽凶荒而人无菜色。

之,指荒年所需。菜色,人因饥饿而呈现于脸上的那种营养失调的颜色。用储蓄粮食来应付荒年所需,这样即使是遇到荒年,百姓也不会面有菜色。此言积蓄备荒的重要性。

《策林一》:一人一心,万人万心,若不以令一之,则人人之心各异矣。

此言法律政令在统一人们思想、凝聚人心、规范人们行为及有效管理国家方面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强调“依法治国”,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策林二》:圣人非不好利也,利在于利万人;非不好富也,富在于富天下。

圣人并不是不喜欢利,而是追求利在天下万民;圣人不是不喜欢富,而是要追求使天下人皆富。此言圣人治天下以天下人皆富为目标的阔大胸襟。

《策林四》:刑烦犹水浊,水浊则鱼喁;政宽犹防决,防决则鱼逝。

刑法繁杂,老百姓就无所适从,就像鱼生活于浊水之中,透不过气来 一样;政令过于宽容,老百姓就有可能行为失范,就像堤坝崩决了,鱼儿都要逃光一样。此以比喻修辞法,说明政令刑法既不能过严过繁,也不能过宽过简,应该宽严恰当、繁简得宜。

《策林》:酌人之言,补己之过。

从别人的言论中吸取有益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策林·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君好则臣为,上行则下效。

君王喜好什么,臣子就做什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也跟着怎么做。

《策林》从时务***出发,主要探讨了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求贤选能之方、整肃吏治之法、省刑慎罚之术、治***御兵之要、矜民恤情之核、礼乐文教之功等八方面宏观与微观的问题。《策林》的精神特质体现在以民为本的儒家情怀、重振国威的使命意识、有犯无隐的批评精神、尚明崇圣的复古理念、客观理性的辩证色彩等五个方面。

2015年6月26日,******在十八届中央***局***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铲除不良作风和***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我们党长期执政,既具有巨大***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管理、监督。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释义:善于出去祸害的人,一定会先查找祸害的根源;善于治理疾病的人,也总会先断绝疾病的源头。这句话说明,处理问题要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处理。

——《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

2018年1月******《在河北参加***班子专题***生活会时的讲话》文中引用:“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原句:“臣观前代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人君不能顿为兴亡,必渐于善恶。善不积,不能勃焉而兴;恶不积,不能忽焉而亡。”

——《策林·辨兴亡之由》

释义:国家兴盛,在于拥有人才;国家灭亡,则是因为丧失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其所由来者渐矣”的“渐”,是一个量变过程,但量变会引起质变。白居易警告说,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严重后果。这句话指出是否任用贤才关系到国家的得失、兴衰。

本人水平有限,谨以此分享白居易诗词,敬请各位海涵。谢谢大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会议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享到:
更多...

上一条:白居易的人生以及对其人生的思考
下一条:研究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