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白居易-------------第十一章交口称赞的三郡刺史 (一)白居易在忠
发布时间:2017/7/10 13:24:19
第十一章交口称赞的三郡刺史
本章导读:白居易在三郡刺史任上的所作所为。
(一)白居易在忠州
元和十四年(819年)三月二十八日白居易抵达忠州,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到***年夏应诏调回长安,虽说白居易在忠州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但为忠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仅从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注1)就可以略知一二。
白居易在忠州东坡广植桃、李、杏、梅、柳、荔枝、杜娟等花树,在他的带领下,原本不爱花的巴人也学会了种花、爱花,从而为改善和美化忠州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白居易种花不惜自掏腰包。他“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载”,也不限品种,“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他栽种花树十分用心,“每日领僮仆,荷锄仍决渠。铲土雍其本,引泉溉其枯。”
白居易种花树达到了痴迷的地步:“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注2)。白居易种花树使东坡面貌大变,“百果参***,千枝次第开。天时有早晚,地方无高低。红者霞艳艳,白者雪皑皑。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栖来”。每每看到这情景,他“独酌复独咏,不觉月平西。。。。。。唯此醉太守,尽日不能回”(注3)。白居易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为了忠州百姓。他明明知道种荔枝需要十年才有收获,但还是坚持要种。他在《种荔枝》一诗中就写道:“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注4)。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居易并不傻,他就是要把这可爱的珍珠留给忠州的老百姓,让忠州百姓得到收益。
更难能可贵的是白居易把种花树的经验移植到养民上,他说:“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庶几甿俗苏”(《东坡种花二首》)。在忠州,白居易整顿地方行政,奖励生产,放宽刑罚,平均赋税,把当地豪门权贵以往不纳税的情形改正过来,受到忠州百姓的热烈欢迎。
忠州在春秋战国时为巴子国,秦时称巴郡,汉时为临江县,唐时改称忠州,今称忠县,归重庆市管辖。在古代,忠州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注5),“城暗云雾多,峡深田地窄”(注6)。面对穷山恶水,白居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农业,绿化环境,造桥修路,为忠州百姓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据传,白居易的《代州民问》诗里还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呢(注7)。***,白居易到忠州城西的龙昌寺与寺里的主持清禅***探讨治郡之道,可是通往龙昌寺的山路十分难走,稍不留神就要发生意外。白居易决心要修一条平安路,***不够,就把朝廷拨给自己修寓所的银子也用上了。有人问他:“白大人,您来到这里一不盖寓所二不置车马,反倒修起路来却是为何?是不是要在忠州长住下去?”白居易笑着回答:“为***一任造福一方,此乃天职,吾能不尽自己的职责乎?”几个月后,一条平安山道修成了,白居易看着蜿蜒曲折通往远方的小道,喜上眉梢,不禁诗兴大发,一首《代州民问》诗一挥而就:“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注8)白居易又捐出自己一个月的俸银,在忠州城东的白桥溪上修了一座石拱桥,当地百姓特地称这座桥为白桥。
忠州百姓铭记着白居易,白居易的功绩忠州百姓世代相传。几百年之后,明代崇祯三年(1630年)忠州百姓还为纪念他特地建造了祠堂。
白居易东坡种花树,美化了环境,造福了忠州百姓,也在他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一年多的日子,白居易已与忠州有了感情。元和十五年(820年)夏,离开忠州时在《别东坡花树两绝》(注9)中写道:“二年滞留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在《留题开元寺上方》一诗中写道:“东寺台阁好,上方风景清。数来犹未厌,长别岂无情。恋水多临坐,辞花剩绕行。***怜新岸柳,手种未全成”,表达了他对忠州的依依不舍之情(注10)。
回到长安后,忠州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还不时引起他的美好记忆。在《寄题忠州小楼桃花》(注11)一诗中写道:“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特别是《中书夜值梦忠州》诗,(注12)白居易描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中书省值夜班,梦里又回到了忠州,正在“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时,宫中的钟声响了起来,还没来得及上东楼巡游就被惊醒了。在宫中,白居易每逢看到阙下栽种的丹青树,就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忠州东坡栽种的花树。在《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诗(注13)中写道:“每看阙下丹青树,不忘天边锦绣林。西掖垣中今日眼,南宾楼上去年心。花含春意无分别,物感人情有浅深。***忆东坡红烂漫,野桃山杏水林檎”。在这些诗句中,无不流淌着白居易对忠州的浓浓深情,坦露出白居易对忠州的恋恋之心。此刻,白居易早已和忠州连同忠州百姓连在了一起。
注1:见《白居易集》第163页。注2:见《白居易集》第165页《步东坡》。
注3:见《白居易集》第163页《东坡种花二首》。注4:见《白居易集》第299页。
注5:见《白居易集》第158页《初到忠州·······寄万州杨八使君》。
注6:见《白居易集》第158页《东楼晓》。注7:见《白居易集》第304页。
注8:见《白居易集》第304页。 注9:见《白居易集》第306页。
注10:见《白居易集》第306页。注11:见《白居易集》第313页。
注12:见《白居易集》第314页。注13:见《白居易集》第312页。
分享到: |
上一条:我心中的白居易------第十一章 交口称赞的三郡刺史 (二)白居易在杭州
下一条:我心中的白居易--------- 第十章贬谪江州的青衫司马